对我而言,做饭始终是一件快乐的事。
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顿饭,吃什么并没有那么重要,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够开开心心。
因此,用心做一餐饭,自然就有了动力。
最近翻看退休后近十年的日记,感到很有意思。就想摘选一部分,为我和老公的退休生活拉个清单。一餐当年写了一个月,节选了其中的12篇。
一餐之烟花三月下扬州
恰逢三月的头一天,是阴历的二月初一。一餐的计划就这样开始实施了。 虽然这件事酝酿了一段时间,可今天做起来仍有新鲜感。 从早上去菜市场采购开始,就和以往不同。过去是看见什么想买就买,今天则需要按照事先确定的菜谱去选购。因为力求简餐,用量也有限,倒也不用太费心、费力。 扬州狮子头,主要是需要七分瘦肉三分肥肉,要将肥猪肉切成石榴粒大小。瘦肉也要斩断所有的肉筋。当然,这道菜需要先把锅底放上白菜叶,然后放上丸子,最后盖上菜叶。用文火烧两个小时,这样吃起来才会入口即化。是道耗时的荤菜。 素菜选了清炒五色时蔬,这些都是这个季节市场上可以买到的:彩色柿子椒、荷兰豆、山药和洋葱头,山药和荷兰豆要事先放在水里炒一下,其余几种用少许油爆炒,出锅前放一点点盐即可。 这两道菜吃起来比较清口,配上米饭是一款不错的居家菜。

一餐之越吃越有
煎饺是近期我家典型的应急餐,搭配小米粥是一家人的最爱。 煎饺选用自家冷冻过的饺子,一来有功夫时可以多包一些冻起来,二来发现冻过的饺子用锅煎一下既省事又好吃。 这次的饺子是猪肉扁豆馅的,也是做煎饺全家人比较喜欢的馅。这个馅是生肉熟菜,就是把扁豆事先过水焯一下再剁碎,猪肉馅要选前臀尖的部位,所以不要买已经搅好的馅,要自己选好肉后再加工成馅。拌肉馅时我家喜欢先放一个生鸡蛋,这样打出来的肉馅比较嫩,然后放入姜末、酱油、料酒、白胡椒粉和盐,最后放入香油搅拌,临包前再放入葱末。 包饺子要早一些时间和面,让面粉先醒一下好用。包好后的饺子直接放入冰箱冷冻,大约四小时后取出装人保鲜袋,再重新放入冷冻室。随吃随拿,不必解冻。最好在一个月内吃完。 煎饺要用不粘锅,点火后放入少许油,然后依次放入冻饺子,浇上热水,水量不必过多,不要没过饺子。盖上锅盖用中火煎至水干,再干煎两分钟出锅。这样煎好的饺子底又黄又脆又香。 这个时节吃煎饺选用腊八醋,又会增味不少。 小米粥是用电高压锅熬的,省时省力。一杯米中放四分之一大黄米,其余放小米,这样熬出来的粥又香又粘。熬小米粥,直接用烧开的水下锅即可,因为小米很容易熬烂。 自然喝粥时有些小咸菜更好。

一餐之漂洋过海到我家
这道菜是女儿回京后传授给我的。是她在巴黎时学到的一道台湾菜。 不管是从哪里舶来的,只要好吃易做,我们都会收入囊中。 鸡腿在市场买时就卸了骨头,实际我们买回来自己拆卸也不算费事。用紫洋葱和酱油腌制,最好多腌制一些时候,便于鸡腿入味。 把腌好的鸡腿蘸满面粉,放入煎锅煎一下,鸡肉变色拿出。锅内放少量油再放入半个切好的白洋葱丝煸炒一下,把鸡腿放回锅内,放入适量酱油、白糖和水,将末过鸡腿就可以。用大火炖开锅后转中火,烧七八分钟就可以出锅。 配上米饭和事先炒好的西兰花,再放几个小番茄饭后清口。

一餐之寻常简易英伦风
炸鱼排,最好选用无刺的海鱼,因为海鱼的肉比较细腻,吃起来也安全。这次家里正好有冷冻的龙利鱼,事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,多一些时间自然解冻。将鱼斜刀切成鱼排,撒上少许胡椒粉和盐,在依次沾上面粉、蛋液和面包糠待用。锅中多放一些油,油七成热下锅,炸至金黄出锅。土豆去皮切粗条,用清水浸泡后放入油锅,中火炸至薯条外壳较硬,出锅即可。
鱼排配土豆条,不必再吃其它主食,上桌前切几片柠檬片,挤出柠檬汁洒在鱼排上。蘸沙司或蛋黄酱均可。

一餐之从不缺席的生日餐
我家长寿面的由来,还是姜家的习俗。听爸爸讲这种吃法是天津人过生日的习惯,也叫炒菜面。 长寿面讲究的打卤,要事先煮一块猪肉,用煮肉的白汤打卤。卤中放发好的黄花、木耳、花菇。这里要强调一句,蘑菇不要用香菇,因为香菇味道太重。最后放佐料葱和姜末。卤勾芡要适中,太稀太稠都不好。实际平常吃打卤面,放几片煮好的白肉,卤里再甩个鸡蛋就可以了。 之所以叫炒菜面,就是除了打一锅卤之外,还要炒几道菜:虾仁黄瓜、炒肉丝、炒鸡蛋。听爸爸讲还可以应季配炒蟹肉。我倒觉得不一定放蟹肉,蟹肉的鲜味会影响品味其它几道菜。 炒菜面讲究一个鲜字,所以食材一定要新鲜。虾仁要买鲜虾自己加工,剥皮过油待用,肉丝要选上好的猪里脊,炒鸡蛋看不出什么特别,实际要用泡好的干贝入姜丝料酒上火蒸透,干贝丝放入打好的鸡蛋中,其味道自然鲜美。

一餐之野百合也有春天
荠菜据说是三月鲜,也就是眼下的时令菜。 荠菜馄饨主要是买回荠菜要摘洗干净,看着一大堆的荠菜,经过摘、洗、焯,所剩就不多了。荠菜馅要多放些油,猪肉馅最好选七成瘦三分肥的肉。 馄饨可大可小,包法也不一样。我们为了多吃一些馅,就包成小元宝型的,实际是先包成小饺子,再对头捏起来,像个小元宝。 馄饨所配汤料:紫菜、虾皮、冬菜、虾子、葱末、鸡蛋丝、香菜;还要放入:酱油、香油、胡椒粉、鸡精和少许盐。 看上去一碗馄饨很简单,实际所用食材要准备十余种。

一餐之香溢满锅
煲仔饭做起来容易,吃起来香气满满。 做煲仔饭最好用砂锅,当然,现在的铸铁锅也不错。米要提前泡一下,煮饭时水和泡过的米1:1的比例,火不要过大,煮十分钟即可放入腊味和姜丝,我这次只放了广式香肠,最后打两个鸡蛋,盖上锅盖小火煮五分钟。关火后不要打开锅盖,再焖二十分钟。 煲仔饭吃时放生抽、耗油、香油和一点点糖,拌一下就好。 油菜在市场上是长年的大路货,可油菜苗并不多见。清炒时也要急火,稍一迟疑火候就过了。

一餐之碗里的菜园子
炸酱面是北京人的最爱。喜欢汤汤水水的南方人很难接受这种吃法。 首先说酱,黄酱和甜面酱各半。这样吃起来才甜咸适中。做炸酱要把五花肉切成丁,锅中多放些油,将肉丁入锅翻炒,放些姜末、料酒、酱油,多炒一会儿,再放入配好的酱,继续翻炒,随后加少量开水,小火煸炒十余分钟。锅中水汽很少了,酱也冒出香味,锅中的油也浮起来了,这时的酱就炸好了。 吃炸酱面讲究的是配菜,春季菜的品种多,可以选黄瓜、小水萝卜、豆芽菜、香椿、青蒜、青豆、菠菜等。这次的青豆因为没买到毛豆只好用豌豆代替。还可以放白菜、洋白菜、芹菜等,我不太喜欢后面提到的几种菜,所以没用。 实际一碗面只放了少半碗面条,加上六七种菜,用酱一拌就变成满满一大碗。。。

一餐之春天里贴秋膘
红烧肉也是我家的传统菜。买来肥瘦相间的五花肉,切成大小一致的小块儿,用冷水浸泡,一定要多换几次水,把肉里的血水泡出来去腥。锅中放一些油煸炒肉块,充分将肉中的水份炒干。再放入料酒、酱油、姜片、糖,适当加些开水,煮开后转小火盖上锅盖继续饨,直到汤变少,肉变软上色时,再尝一下咸淡即可。 油麦菜蘸麻酱,好吃又简便。只是需要调一下芝麻酱。把芝麻酱放到碗里,加上少许酱油、米醋、胡椒粉和糖,慢慢搅拌,芝麻酱会越来越稠,再一点点地放入凉开水,能搅拌开就行。最后倒入一些熟芝麻提香。把芝麻酱淋在油麦菜上。 海蜇丝和小萝卜丝拌在一起,只需放些香油、米醋就可以了。为了不使海蜇过咸,吃之前要多泡泡。

一餐之过时不候
春天见到的这种虾叫晃虾,意思就是时间很短。所以在菜市场见到就要抓紧吃,季节一过就看不见了。这种小虾的皮很薄,放上些面粉和少许小苏打拌一下,就可以下油锅炸了,炸至焦黄出锅。 卷饼是自己烙的,用热水和面,面要软一些,烙出的饼才好吃。卷饼时放些甜面酱、小葱和炸虾卷在一起,咬上一口,满嘴香香脆脆。 豆腐脑用的豆腐,是买的嫩豆腐,先把豆腐蒸一下待用,锅中放水烧开,放入泡好的黄花、木耳、蘑菇一起煮,再放入:料酒、酱油、盐、胡椒粉、葱姜末调味,最后勾汁,打一个鸡蛋撒进锅中。将做好的卤浇在豆腐上。 吃个炸虾卷饼,再喝一碗豆腐脑,整个胃都舒舒服服的。

一餐之粉雕玉琢
虾仁烩豆腐,虾要选新鲜的海虾,去头剥皮后用盐和料酒浸泡去腥,锅中放油将虾仁煸一下取出待用。豆腐要嫩豆腐切丁焯一下。锅中放入开水,将豆腐、虾仁放入,开锅后依次放入:料酒、酱油、胡椒粉、盐、鸡精,最后勾芡汁出锅。 蒜蓉丝瓜,要事先把蒜剁碎,用油快速煸炒出香关火,再放入一些盐和生抽备用。丝瓜去皮切成小墩码放在盘子里,把炒好的蒜蓉放在丝瓜上,再点缀些红椒碎,上火蒸八分钟,出锅撒上蒸鱼豉油即可。

一餐之全家福
全家福是砂锅菜,要以鸡汤垫底。首先要买到新鲜的鸡,而且要嫩鸡。我选了一只新鲜的三黄鸡煮汤。砂锅中到底能放多少种食材,还要根据季节和所购到的食材决定。 全家福的准备工作一点儿不可马虎,我在一周前就开始发海参,买来的火腿也要先泡再焯,还要用料酒、糖蒸四十分钟准备吊汤用。当日最麻烦的是做蛋饺,要摊好蛋皮,一个一个包上肉馅,上火蒸熟备用。还要煮好鹌鹑蛋、切好春笋片、焯好菜花。实际这些食材准备好了,基本这锅菜就完成了。用鸡汤清饨,放入火腿提味,再把鸡块、蛋饺、鹌鹑蛋、笋片放入锅中,开锅后转小火煮,让所有的食材充分发挥自身的味道,一个鲜字怎么得了!出锅前放入菜花和少许盐就可以了。 以“全家福”结束三月的“一餐”。提示我们一餐给家人带来的不仅是美食美味,还有其中的无限乐趣。需要改进和继续探索的还大有文章可做。

近期评论